侍茶師必備:蔬食與焙火茶的專業配對技藝

對侍茶師而言,了解蔬食者口味偏淡的特性是基本功。茶在此扮演味覺接引角色,能讓清淡蔬食豐富身心體驗,讓客人發現蔬食也有多層而豪華的感官樂趣,創造美味流動體驗。
侍茶師必備:蔬食與焙火茶的專業配對技藝

理解蔬食者的味覺特性

對侍茶師而言,了解蔬食者口味偏淡的特性是基本功。茶在此扮演的角色是一種味覺接引,能讓清淡的蔬食豐富身心體驗,讓客人發現原來蔬食也有多層而豪華的感官樂趣。這就是「完形變換」的中心價值,不僅停在健康的出發點,更能翻轉對蔬食的普世看法,創造出美味的流動體驗。

茶與蔬食的配對必須建構在五項核心元素上,侍茶師需要深度掌握這些要素來喚起蔬食者清心中的感動:香氣讓嗅覺活躍、甜韻用心品味化出增益泉源、甘潤使味蕾跳舞、活性展現滑口純淨的生命力、醇厚讓唇齒生津如沐春風。這五項品茶元素的流動,正是推動蔬食精緻化的關鍵,也是台灣蔬食市場餐飲業的新曙光。

現代台灣精緻蔬食連餐盤擺設都經過「美食感官設計」,不再是傳統自助餐式的簡陋呈現。同樣是一片腐皮,酥炸後的金黃色澤躍然於精美瓷盤上;沾上法式醬料的蒟蒻,不斷挑逗著味蕾。蔬食已成為一種精進的飲食藝術,而侍茶師在用餐前為客人奉上一口焙火茶,正是開啟這場味覺饗宴的專業序曲。

焙火茶的工藝原理與選擇

焙火茶是促動這個神秘過程的主力,侍茶師必須深入理解焙火的原理:利用適當加溫穩定茶葉品質,改變茶葉口味。焙火得當時,陳茶可以回春;但若烘焙不當,茶喝起來只剩焦炭味。焙火能促進茶的多醣轉化,入口後醇味令人回甘無窮。

焙火茶的緩和特質與蔬食的清冷特性,能激發蔬食者味蕾的驚喜,引動心中對食物的新觀感。尤其蔬食者口味多清淡,茶的參與直接加深了品飲的愉悅感受。

侍茶師在進行茶與蔬食的配對時,最簡單的原則就是挑選焙火茶,即一般台灣品茗者所說的「熟茶」。熟茶泛指經由中度焙火的青茶系茶類,例如鐵觀音、武夷茶,或是中度焙火的烏龍茶,均適宜和蔬食速配。

烘焙技法可以管控茶葉品質與口味,進而贏得客人認同。這就是為什麼品飲者習慣向固定茶莊買茶,因為習慣該茶莊烘焙出來的獨特口味。對侍茶師而言,掌握焙火原理非常重要:去除茶葉雜質、增加茶葉甜份,改善茶質並將品質管控在一定範圍內。

三大焙火茶的專業識別

鐵觀音茶有焙火產生的特殊韻味,稱「鐵觀音韻」、「觀音韻」或「官韻」,近似某種熟果香,是其他茶葉沒有的。侍茶師第一次品嚐「正欉」鐵觀音時,初聞熟果香撲鼻而來,湯色蜜黃,茶湯入口滑而不膩,挾著少許焦糖炭香,正不經意擠弄著味蕾,只覺得舌背酥麻,來自鐵觀音獨特的韻味由齒間泉湧而出。

武夷茶則以「岩韻」出名。岩韻的產生是茶樹生長地遍佈峭岩,山泉細流浸潤沙壤,滋養茶樹,而茶樹根系分泌出的酸性物質又使岩石風化,分解出養分供茶樹吸收,因此使茶富含「岩石」氣息。武夷茶的焙火功夫又進而為這樣的岩韻加分。

烏龍茶重「山頭氣」。所謂山頭氣就是茶葉將所吸收土壤養分,反應在茶湯滋味與香氣上,受到茶區土壤與氣候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不同產區土壤不同,會使成茶有不同的山頭氣。烏龍茶經陳放會受空氣濕度影響,為了避免「走味」,通常隔一段時間會將茶葉再烘焙,以維持品質。

焙火茶帶來蔬食空靈剔透的清心,也翻轉蔬食見真味。侍茶師掌握的餐茶藝術與西餐前菜共伴相依,就如同引導用餐和茶開啟好胃口的專業技藝。

蔬食茶配的實務技巧

焙火茶和蔬食之間既為分離又可融為一體,關鍵在於將簡單的味道挑起雀躍的美味。以下是侍茶師必須掌握的蔬食搭配好茶途徑:

葉菜類配茶技巧:以水煮或熱炒的深綠色蔬菜,最好是留下原味先嚐菜根香再喝茶。炒莧菜起鍋時放入海鹽與橄欖油,入口時菜的鮮味在齒間流竄,菜根香讓人滿口幸福,這時喝一口存放20年的鹿谷永隆村產製的紅水烏龍。瞬間茶香伴著菜香在口中蔓延,味蕾找回了20年前初次飲這泡烏龍茶金黃湯汁的回憶,茶湯醇化未有老去,仿若初採般清新。

瓜果類配茶要領:茄子選用日本蛋茄,留皮對半切開,在茄子切面上放些味噌入烤箱,出爐時再淋上生食橄欖油並灑上一點白芝麻。搭配白毫烏龍茶時,只見烏龍茶褪下了芝麻香油外衣,並非洗盡鉛華的無情,而是一種似曾相識的戀戀味覺。味噌和白芝麻爭寵誰也不讓誰,直到味蕾的敏感帶流入了熟果香甜的白毫烏龍茶湯,形成若有似無的穿梭,精緻地打理芝麻油香和味噌鹹味的對應。小黃瓜洗淨拍碎,用鹽巴醃製一天即可,若手邊有剩下的茶渣,可放入一起醃製。脆瓜彈牙,迸出茶香,是另一款以茶入菜的專業手法。

蕈菇類配茶精髓:菇類從生鮮到乾燥種類眾多,先用鹽與酸黃瓜一起小煮進入酸味,杏鮑菇要煮得軟硬適中,起鍋後咬感較脆,這時配上一匙橄欖油,再撒上胡椒,就可上桌。選用武夷茶搭配,只見爽口的杏鮑菇遇上武夷茶的優美岩韻,頓時菇甜加乘竄出,齒頰布滿黑松露氣息。鮮香菇用懷石料理手法:將香菇傘面切劃十字型,滴上陳年紅酒醋、白胡椒,入烤箱前放上植物性奶油提味。吃一口烤鮮香菇,喝一口炭焙武夷茶,味蕾綻放吸吮菇香,加上炭焙武夷茶的焦糖香譜出驚嘆號!

豆製品配茶奧秘:從原味白豆腐到炸豆腐,或是豆干、腐皮等,都適合用來製作與茶搭配的料理。豆製品的氣息清淡而有韻,配上茶湯滋味百變,令人百吃不厭。製作豆製品使用的水質影響品質甚鉅,豆腐的天然豆香與水質息息相關,如同好茶要有好水才得釋真味。推薦有機腐皮,酥炸入口油香齊發,再品一口安溪鐵觀音可收香醇之功。「觀音韻」令人回味,忍不住再喝一口。咀嚼腐皮品鐵觀音,正是侍茶師展現茶配菜藝術的精彩時刻。

每週一封茶信,邀你品味茶與生活的靜好時光

No spam, no sharing to third party. Only you and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