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器掇香

一隻茶器,就是一個世界!銀器的細白襯托出茶色的穩重,銀器的清亮訴說著茶味的和勻,銀器的華貴增添了茶香的品級,銀器的精緻滋潤了茶水的清樸。從單隻茶器的器形、材質、紋樣、款識,到茶器、茶水與茶葉之間形成的形香色味結構,茶器中的千絲萬縷,滿溢著古往今來的工藝美學、人文內涵,也折射著政經時局與貿易條件的演變。
銀器掇香

作者: 池宗憲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1/01
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理解中國茶文化,離不開茶器。銀器的細白襯托出茶色的穩重,銀器的清亮訴說著茶味的和勻,銀器的華貴增添了茶香的品級,銀器的精緻滋潤了茶水的清樸。茶人池宗憲繼茶敘藝術、茶翫雅集之後,重新靜觀茶器之美,展現銀器熠熠生輝的茶香世界。一隻茶器,就是一個世界。從單隻茶器的器形、材質、紋樣、款識,茶器、茶水與茶葉之間形成的形香色味結構,到茶席的文化區別、美學異同,茶器中的千絲萬縷,滿溢著古往今來的工藝美學、人文內涵,也折射著政經時局與貿易條件的演變。

作者介紹

池宗憲,1957年生於台灣台北市,就讀於輔仁大學傳播系,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銘傳大學EMBA畢業。曾任台灣《聯合月報》主編、《聯合報》專欄記者、《大成報》總編輯、《現任《茶人雅興電子報》總編輯。精於收藏鑒賞,痴迷中國茶文化,著有眾多茶書,解讀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目錄

前言 銀器掇香

第一章【銀對茶的發茶性】
銀與茶結良緣
銀器保鮮,有益身體
銀離子殺菌
靠著銀餐具保命
愛上銀茶器
高傳導性發茶韻
瓶宜金銀得靈味
銀銚煮水驅惡氣
清馥逼人好回味
識銀大解密
『純銀』『足銀』說成色
銀天下

第二章【唐宋品茗用銀的智慧】
歷史甘醇的載體
唐銀注壺『器』宇非凡
側把壺與提梁壺
銀茶爐華麗雕琢
穿越古今共用紋飾
追求幸福,嚮往美好
擁銀入茶的盛況
技法工藝傳東瀛
宋銀茶器的炫耀
銀盞托銀盃吸睛
葵花形銀茶託的流行

第三章【穿越時空的留洋之旅】
銀茶器若拱璧
以銀求勝的觀念
發團茶的顛覆
格古清賞到視覺統籌
朱碧山打造龍槎杯
華麗衝撞苦澀情懷
循古意,適今宜
銀 煮湯甚佳
炫富大躍進
上海鏨工,廣東浮雕
中國外銷銀洪流
西方下單廣州製作
跑單幫的船員通路

第四章【外銷銀茶器的風華歲月】
設計與產制的交織
逃漏稅『變裝』秀
十三行制銀工業區
製造行銷一條龍
銀樓業上海淘金
洋行廣告宣傳戰
洋幫本幫伴手禮
閃耀米蘭世博
香港製造亮眼
生命中珍貴的回味
北京四大恒發光

第五章【奢華的炫目之色】
功能主義形式美感
語言主導紋飾系統
紋樣與風格因果交錯
東方奇幻誇張炫目
符號拼貼異國情調
西方人眼中的中國
瓷器如影隨形
模仿複製新視界
貼塑梅花深植西方
來自大自然的靈感
總結的視覺美感
溫暖生機的炫目感悟

第六章【銀茶器紋樣的魅力】
銀茶器悅人圖像
轉角花樣視覺延伸
觀微知著小天地
雙關謎語吉祥寓意
青春多金的寄託
花押字的炫耀
歲寒三友四君子
寒梅的冰裂
訪菊詩意上器身
花鳥裝飾求逼真
諧音隱含的符碼
淺層紋樣資料掘礦

第七章【造型與款識大揭秘】
刻意仿製宜興壺
曼生十八式的典範
中國元素遺傳密碼
德化中國白的香氣
器足傳遞小細節
中英款識跳探戈
看似人名實指商號
『記』字的含義
款識複雜多變
訂制化的雙款識
市場熱銷品牌
產制的迷人寫真

第八章【勾連東西文化的躥升】
美感是熱情的累積
綠茶武夷茶的漂洋
藥房高價賣茶
茶室飲茶的流行
永熱不冷的銀壺
凱薩琳皇后武夷紅
貿易逆差的主力
因茶爭權的社會案件
五彩繽紛的激動
過濾出文化精髓
銀茶器要配什麼茶

第九章【銀茶器的巧奪天工】
文思院官作手法
敲花壓花沿用至今
鐵錘兒不住敲
浮雕鏨刻層次鮮明
珍珠地紋低調奢華
人名刻畫的詩歌
打煉法與脫蠟法
敲花壓花輪番登場
反差效果玲瓏有致
運巧而靈絲綴藻
卷制法造壺杯

第十章【銀茶器身體感品茗對話】
無邊界的歡樂
冰心壺穿越虛實
喜樂的身心妙境
自然之味隱藏版
運器之功促美湯
五感的回路地圖
縹緲經驗抓得住
百年孤寂玫瑰魂
弦音之林陳香幽蘭
銀器生花辨交融
身體感的內在體驗

購買連結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607346?sloc=main

內容試閱

每週一封茶信,邀你品味茶與生活的靜好時光

No spam, no sharing to third party. Only you and me.